注册 |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| 返回首页
当前位置: 主页>食品安全>列表

国际粮价在“飞” 粮食需求大国的我们如何应对

1月22日,印度人抗议粮价飞涨。(资料图片)

    财经观天下:破解全球粮价危局亟须标本兼治

    新华网北京2月10日电(记者 李洁)进入2011年,全球粮价屡创新高,并且看不到近期有止步的迹象。2008年的粮食危机,曾在全球30多个国家引发骚乱,破坏性令世界震撼。那场“寂静的海啸”退去还不足三年,新一轮危机又已引发了一些地区的社会动荡,这亟待人们破解。

    这一轮粮价高企的成因究竟何在?从基本面看,供需趋紧是粮价高涨的内因。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最新报告显示,全球粮食储备已降至历史最低点。

    在“供”的方面,自2010年7月份以来,世界主要粮食生产国相继遭遇异常天气,小麦等主粮减产,对粮价上涨产生了决定性影响。去年俄罗斯遭遇百年不遇的旱灾,随后颁布小麦出口禁令,揭开了粮价快速上涨的序幕。之后,巴基斯坦洪灾、北欧严寒、北美暴风雪、澳大利亚洪水飓风、南美不同地区的洪水和干旱轮番袭来,冲击了相应地区的粮食生产,也助长了粮食涨价的市场预期。

    而在“需”的方面,人口增加和食物结构升级对粮食带来的常规性需求、发达国家发展生物能源带来的非常规需求均快速增长。全球人口每年持续增加7000万以上,同时越来越多的人希望把食物链升级到耗用大量粮食的畜产品。而在高油价背景下,大量粮油作物用来生产生物燃料,比如美国产玉米的40%被用于生产生物乙醇。 <<<详细

粮价高涨引发粮食安全思考 专家:加强国际合作

    2008年的粮食价格高涨伴随着全球性金融危机,让粮食安全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。而如今正在飙升的国际粮价则再度牵动无数人的敏感神经,上个月231点食品价格指数已经超过粮食危机期间最高纪录,达到了世界银行行长佐利克警告的“危险水平”。粮食危机的阴霾是否会再次笼罩全球?对此,世界粮食组织专家呼吁,必须提高警惕加强国际合作。

专家认为,增加粮食供给需要在政府层面和全球层面加强合作。首先,政府要重视农业发展,加大农业投入,提高农业生产力。此外,国际社会必须加强协调,发达国家、国际组织和非政府组织应采取积极举措,从根本上帮助贫困国家提高农业生产率。比如粮农组织近期开展的“危机后援助计划”,负责这个项目的专家马斯兰解释说,“许多年来,国际社会应对粮食危机都是简单地提供粮食,或是种子、工具等。而现在我们认为,可能有更多合适的选择和举措。例如海地援助项目,在偏远地区的农民可能在地震中失去了赖以为生的(土地等),也就没有了收入。这已超出危机解决的范畴,而是要从根本上提供支持。”

俗话说,民以食为天,粮食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根本,粮食危机不可轻视。而随着金融危机逐渐消退,国际社会紧密合作应对危机的气氛也在淡化,而这对于应对粮食危机来说并不是好消息,不能不引起警惕。 <<<详细 

高粮价卷土重来 中国恐难独善其身

 近日,国际部分粮食品种价格再创新高。据联合国粮食和农业组织发布最新报告,粮食价格指数已经达到1990年以来的名义新高,在过去半年的时间里价格上升了32%,甚至超过了2008年粮食危机时的水平。面对全球粮价持续走高的趋势,中国恐怕也难以独善其身。

    粮食属性“金融化”

    虽然电影《2012》只是一个虚构的故事,但是近年来人们能够明显感受到地球的异样变化,全球极端恶劣天气正明显增多。2010年,俄罗斯一场大火成了本轮农产品大牛市的导火索。虽然目前大火已熄,牛市得以降温,但是当前阿根廷旱灾、澳大利亚洪灾、北半球低温又给市场扔出了一个随时可能引爆的炸弹,这些灾害对全球粮食供应或将构成严重威胁,这种隐忧也成为推动后期粮价上涨最主要的可能性因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