注册 |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| 返回首页
当前位置: 主页>深度报道>列表

从《市场报》的停刊看中国市场报的兴衰

       3月30日,人民日报社下属的市场报在封面刊登题为《风雨兼程三十载市场报今日向读者道别》的文章。自此,已有三十年历史、辉煌一时的市场报告别了读者,改出行业报中国能源报。这家因创出诸多“第一”而闻名中国新闻界的报纸缘何逐渐沉沦,直至更名转型,其中原因值得反思。  历史辉煌

  1979年10月1日,经中共中央书记处批准,人民日报社的市场报正式创刊。市场报一上市,全国各地读者争先购阅,在北京、上海,人们排起了长队争购,上海市委领导知道后派人去买,竟未能买到;在北京,西单一个销售点1小时卖了1万份,全天卖出9万份;在合肥、南京,购买者挤垮了邮局的柜台。报纸的购买者中不但有中国人,也有不少外国人。

  最初的市场报为16开16版半月刊,以市场活动和商品为主要报道内容,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创刊的第一家经济类报纸,是全国第一家彩色印刷的报纸,是第一家提出在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报纸,是第一家从人民生活需要出发进行报道、为消费者讲话、为生产者经营者服务的报纸,也是第一家大量刊登短新闻、短评论,强调实用性、知识性、服务性的报纸。

  从1979年创刊到1989年,是市场报为中国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、确立而奔走呼号的十年。这十年,市场报从冲破“文革”禁锢利用报纸刊登广告,到以敢为天下先的勇气打破常规登载征婚启事;从在产品经济年代“逆流而行”地为商品流通摇旗呐喊,为产供销牵线搭桥,到不遗余力地倡导多种经济成分和多种经营形式并存;根据不同时期读者的需要,市场报不断创设新栏目、新专页,并适时增加刊期,由创刊初期的半月刊改为旬刊、周刊,再到周二刊,适应和满足了读者不断变化的新需求,征订数量最高达到80多万份。

  1979年12月,该报记者段心强采写的通讯《北京酱油为啥脱销》获全国好新闻一等奖。1989年10月,该报记者万贵生、崔秀芝采写的经济述评《道是反常却正常渡过难关是阳关》,被人民日报和全国20多家经济类报纸全文转载,北京、上海、山东、广东等数家出版社选入大学新闻专业教科书。这是代表市场报水平的巅峰之作。

  从1990年到1999年,市场报步入了第二个十年的发展历程。1992年,市场报扩大版面,增加刊期,由周二刊小报改为对开四版周三刊,从而跻身全国大报行列;1994年,党的十四大后,市场报及时调整编辑思路,拓宽报道领域,报纸也由周三刊改为周六刊;1997~1998年,市场报接连改版,由对开四版周六刊扩大为八版周七刊,成了名副其实的日报。又在南京推出了江南版(即现在的江南时报)。

  跨入新世纪,报业市场发生急剧变化,面对中国经营报、21世纪经济报道等新锐媒体的挑战,市场报逐渐陷入困境。市场报重新确立“维护市场秩序,提供商情商机”的办报方针,改变报纸形态,收缩刊期、增加版面,强化深度报道。2006年底,新一届编委会又将报纸定位调整为都市商情报,并提出实现四个“回归”的办报指导思想:回归市场报本意,回归办报规律,回归市场规律,回归小报传统。其后,市场报又定位摇摆,几经变脸,难有起色,最终为中国能源报“借壳”。

  三十年的得失

  市场报的三十年是我国发展市场经济的三十年,也是新闻改革的三十年。它本身是新闻改革的领先者、见证者,其兴衰起落极具典型意义。在笔者看来,市场报的成败大致可归因为四个方面:时代和市场需要,创新和特色,定位,竞争环境。

  1.时代和市场需要是决定市场报兴衰的关键

  市场报应时代的需要而起。当年市场报破茧面世,是改革大潮催生的结果,是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结果。1979年10月,国务院副总理薄一波谈到市场报时说:“看了两期,很喜欢。我们各方面的工作现在捆得很死,思想要活,工作也要活,所以很需要市场报。”在这样的背景下,宣传党的开放、搞活的政策,即倡导社会主义商品经济,一开始就是市场报最重要的任务。

  人民日报副总编辑安岗一手创办市场报,他把原有围绕产值做文章、为生产而生产的报道模式转为为消费而生产,反复强调宣传商品和市场的重要性。他说,为各地商品生产、搞活市场造舆论,这是市场报的责任。创办几年来市场报就是按照这一指导思想进行宣传的。

  市场培育期,人们最缺乏的是信息。反映消费者的需求,为经营者、生产者提供信息,沟通产销渠道,成为市场报的一个十分重要的任务。1979年冬天,北京酱油脱销,大白菜也因大批受冻而供不应求。市场报抓住这些问题,为市民的需求呼吁。第二年夏天,北京的西瓜供应又出现问题,数量不足,生瓜多。市场报又做了重点报道。当时市场报8个版的内容,大部分是提供信息的。另外,还设了“桥”、“望哨”、“市场预测”、“市场调查”、“缺货登记簿”、“顾客推荐和评议”、“读者之声”、“国外新产品”和“国内市场文摘”、“海外市场文摘”等信息服务栏目。广告是提供信息的另一种形式,市场报辟出1/3~1/2的版面做广告,广告占版率在当时的报纸中相当突出。

  从冲破“文革”禁锢对国人予以全新的市场观念启蒙,到以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利用报纸刊登广告;从发起并参与中国该不该发展市场经济的大讨论,到在产品经济年代“逆流而行”地为商品流通摇旗呐喊;从仗义执言地为合法经营和错判入狱的个体工商户鸣冤叫屈,到义正词严地揭批腐败“官倒”;从为维护消费者权益出发无情揭露黑心厂商的坑蒙拐骗,到洋洋系列评论公开与有关职能部门质疑商榷……这十年间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的每一个关键时刻,无不在市场报上留下深刻的印记。①

  市场报曾经为中国市场经济的建立奔走呼号,为市场经济逐步成熟出谋划策。然而,“成也萧何,败也萧何”。“当今天‘市场’一词已经成为我们经济生活中最为耳熟能详和生气勃勃的名词时”,②当市场已经彻底被公众接受和理解,市场经济已确立并逐渐完善,市场成为我们生活的常态、成为自然而然、理所当然的社会存在时,读者不再需要市场报的启蒙教导。于是,市场报在完成了它的使命的同时,也失去了立身之本,为自身画了个句号。

  2.创办初期,创新不断,形成特色

  1981年1月8日,市场报登出第一个求婚广告,使其成为解放后国内第一家刊登求婚广告的报纸。市场报的求婚广告在国外也产生了影响。美洲华侨日报以《大陆报纸也登“征婚”广告》为题发表评论说:“在北京出版的销路很广的市场报,经常出现‘求婚’启事”,“这是32年来第一次出现的情形”。法国电视台记者专门来市场报采访刊登求婚广告的新闻,回国后在法国电视台上加以介绍。日本朝日新闻社驻北京记者船桥洋一,对市场报的求婚广告也很感兴趣,他特地来编辑部采访。③

  市场报不仅在思想解放方面冲锋陷阵,在新闻业务改革中也做了不少探索。安岗同志直接指挥市场报的创办,从报纸的定位、办报思想、报道内容到版面的设计、形式等,他都提出了明确具体的想法。他思想解放,点子多,框框少,经验老道,敢于创新,提出了许多当时很大胆甚至“出格”的想法。如:他提出,市场报不发评论,不强调指导性,以消息报道市场;不写长稿,二三百字,甚至百字新闻,登在头版,甚至头条,鼓励大记者写“豆腐块”的消息,稿酬从优;要敢于报道“封、资、修”的东西,如美容、化妆、服饰、饮食、休闲、花鸟鱼虫等。他还“石破天惊”地提出,要刊登广告;要研究股票、证券,内地没有,可以到香港证券交易所考察学习等。④

  安岗说,“要从生活中去发现各种商品,丰富群众生活。比如,你登车床、刨床人家不关心,你登斗蟋蟀人家倒要看看。讲讲斗牛行不行,哪些地方出这种牛,哪种牛爱斗,斗牛的国际市场价格和要求是什么。生活中值得报道的东西太多了。”该报甚至创新到“不谈政治”的地步,这种观念在当时是要担当很大风险的。

  除了新闻业务外,市场报还创新性地开展了一些活动。1984年市场报先后协助广州肥皂厂、苏州电扇厂、苏州电视机广、天津保温瓶工业公司、常州自行车厂在北京举办展销会,效果都不错。其中最成功的是协助常州自行车总厂举办金狮自行车展销。展销前,报纸发表通讯《金狮的崛起》,介绍金狮自行车的造型质量及喷漆焊接采用的新工艺。又帮助厂家举办了一次首都新闻记者招待会,让厂家向首都20多家新闻单位介绍金狮自行车的性能和特点,并展示样品。展销期间,不少报刊都作了报道,给人以深刻的印象。许多人头天晚上就赶到商店门口排队等购。厂家运来1700辆自行车,本来准备6天展销完毕,没料到,全部自行车票一个晚上就发完了。1984年,轻工业部公布了新的五大地方名牌自行车,金狮排在首位。⑤

  3.初期,定位小报,独树一帜;末期,定位摇摆,日渐式微

  在当时作为大报的党报一统天下、千报一面的情势下。市场报扬长避短,独辟蹊径,坚持小报小办,把小报办出特点。“安岗说,有些同志一说办报,就要办大报、日报,好像不这样,就不够身份。大报大办,往往共性多,个性少,有的还背上一些包袱,报纸办得缺乏特色,内容发呆,读者看了很不满意。”⑥市场报在写法、标题、版面编排上,力求和大报不雷同;评论不直接谈指导工作,从群众实际生活谈,每期谈的都是新情况,提出新问题。

  市场报在稿件的采访上也与大报有所不同:当时,很多大报记者写新闻都是靠人请,很少有主动抢新闻的。但是,市场报是一张面向消费者的小报,很多重要会议是不会被邀请的。不过,这一“短处”恰恰也成了其“长处”。那就是,记者不靠会议消息吃饭,而是在市场中觅食,从看似寻常的消费现象中发掘带有普遍性的经济规律,提出发人深思的问题。正因如此,市场报的新闻具有鲜明的特色:短小精悍,贴近生活,贴近读者,没有官气。外国驻京记者发消息,说“市场报以它的内容引人注目”,“市场报是中国出现的唯一没有政治术语的报纸。”与大报相比,市场报当然更受到读者的欢迎。

  这就是报纸定位的差异化战略。实际上,都市报的办报策略与此同理,都市报崛起的根本原因还是定位上有差异,专注做小报,贴近市民,经营上大获成功。现在不少报社都出现了都市报(小报、子报)在收益上超出党报(大报、母报),甚至小报养大报的情况。

  后来,市场报的定位出现摇摆:版式上,1992年改为对开大报,到2007年元旦重启小报时代,再到2008年底改回大报;内容上,从“小报时代”一直关注“菜篮子”、“米袋子”、“果盘子”等与群众息息相关的生活话题,到改成大报确立大市场的观念,扩大市场报的报道面。“既报道街头摊贩,也报道名店大店;既报道现货市场,也报道新出现的期货市场;既报道微观经济的操作,更报道宏观经济的运行情况;既报道异军突起的乡镇企业,也报道作为‘主力部队’的国有大中型企业……市场报的报道面应当覆盖整个经济生活。”⑦这样,市场报的内容日渐泛化,定位日渐模糊。

  后期,该报内部有记者称市场报为“一张变色龙报”:

  ——前年的办报“宗旨”还是“维护市场秩序,提供商情商机”;去年决定为中档财经人士提供资讯;最近我们从报头看到的又是另一句废话:“专注趋势,影响明天”。

  ——周期:近几年来,从日报,变为周三刊,最近一个季度更玄:从11月3日起突然由周三刊变成了周一刊。

  ——再看看报样开数和版式的变化吧:在我所见到的年月里,从大报变过瘦长大报;恢复大报后,今年变成小报;到最后一季度,这种肆无忌惮的“变更”,在挂着“试验”的大旗下简直到了发疯的程度:10月6日起为4开报;11月17日为对开瘦报。与此相适应的疯狂是版面的不断变脸:大报从16个版变为24版又变成28版;近三个月的统计如下:10月6日为24版;11月3日起为56版;11月17日起变成32版;12月8日起又变成了28版。⑧

  这种反反复复折腾的原因很简单,报社领导换届太快。报社有记者做了统计:她来市场报的12年,市场报换了7任领导,平均每位领导在任时间只有1.7年,而每次换人就伴生着改版改报样。正如身体再好的人也经不住诸多名医的诊治一样,再好的报纸也经受不了这么多总编的改头换面。改来改去、定位多变的结果是流失老读者,难交新读者。

  4.报业竞争加速了市场报的衰败

  市场报创办后,带动全国办起了许多经济报。后起的中华工商时报、中国经营报、21世纪经济报道和经济观察报对市场报的冲击最大。

  1989年10月,中华工商时报创刊。它不同于党报机关报,自主经营、自负盈亏,在管理和内容上享有更多自主权。到1994年,中华工商时报发行量增长到20万份,从周报变成日报。90年代末期,缺少背景、市场化更为彻底的中国经营报发行量突破20万份,广告收入过千万元,开始超越中华工商时报。2000年诞生的21世纪经济报道和经济观察报凭借资本的支撑迅速崛起。在这些新锐报纸的轮番冲击下,体制束缚、机制不活的市场报逐渐成为“没落的贵族”。

  安岗在谈到市场报10年的特色时,特意强调:不要改对开大报;不要老登5000字的文章,要豆腐块文章;不要一般性的政治报道。市场报的特色要巩固、发展,改变特色比创造特色要容易得多,几把斧子砍下去就行了。那样一来,就不是市场报,成了一般的经济报。

  实际上,安老这席话预见性地点中了市场报衰败的原因。

  【本文为北京市优秀人才资助项目——我国文化产业“走出去”战略研究(20071D0503100295)的阶段成果,部分资料参考了2009年3月30日的市场报】

  注释:

  ①《十年历程十年呐喊》,《市场报》,2009年3月30日

  ②《致读者》,《市场报》,2009年3月30日

  ③赵立昆朱士耀:《愿为男女青年搭鹊桥——市场报的求婚广告栏》,《新闻战线》,1984年第2期

  ④张和平:《安岗带领我们创〈市场〉》,《市场报》,2009年3月30日

  ⑤万贵生:《求新、求快、准确、实用——市场报传递信息的特色》,《新闻实践》,1985年第2期

  ⑥《专门报道经济、市场新闻的报纸市场报创刊》,《新闻战线》,1979年第5期

  ⑦黎夫:《市场报何以好戏连台?》,《新闻战线》,1995年第9期

  ⑧张然:《市场报30年纪》,http://zhangranbaodao.blog.hexun.com/27646792_d.html

  (作者为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,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所产业经济学博士后)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责任编辑:中国关注民生网